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四個第一”的高度對家庭教育做了深刻論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習總書記的講話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新時代家庭教育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家庭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依然肩負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際教育學院積極探索“家校互動、共同育人”的新方法,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大學生培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家庭與學校及時溝通、共同努力,幫助大學生夢想得以啟航、精神得以慰藉、思想得以提升。
通過家校互動、抓學風促學生成長成才,國際教育學院育人有了顯著成效。學生考研錄取率從2017年首屆本科畢業生以來逐年上升,到2019年錄取率達20.45%,居全校第三;出國留學學生也逐年上升,每年有10余名學生到合作院校完成本科學業和攻讀碩士研究生;就業率也穩定在學校第一方陣,2017、2018連續兩年在學校就業考核評估中排第一。
一封家書:讓學生家長“心中有數”
古人講“家書抵萬金”。國際教育學院認為,傳統的“家書”對于家長獲得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信息依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近年來,學院在寫好“家書”活動中明確提出“客觀反映情況、手寫學生表現”,要求輔導員、班主任把學生一年來在學校學習、生活的情況進行詳細整理,重點抓好有特殊情況學生的各種表現梳理,在給家長書信中做到不僅要報喜,也要報憂。學院把含有學生成績單、學生在校情況反饋表、需要家校共同關注的學生成長要求郵寄給所有家長。為了確保學生家長能夠收到信件,國際教育學院克服學生工作經費少的難題,從 有限的學生工作經費中,采取快遞的郵寄方式,保障每一封家書都準確投送到學生家長手上。許多家長收到學院郵寄的家書后,跟輔導員、班主任打來電話,發來信件,表示收到大學的“家書”很驚訝,同時也很有“儀式感”的幸福;對學院能夠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給家長表示贊賞,對學院的做法給予高度肯定。他們認為,學院寫來的“家書”讓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做到“心中有數、心里不慌”,更明白怎樣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與管理。

快遞郵寄的“一封家書”
兩個座談會:搭建“面對面”溝通橋梁
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家長座談會可以進一步互通大學生成長過程中信息,吸引家長將更多的精力關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從而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質量,有利于老師與家長、學生的相互交流與協作 。
新生家長座談會。近年來,國際教育學院在每年新生報到當天,不僅要求輔導員和班主任到報到現場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同時,向送學生的家長發出邀請,組織新生家長座談會,集中答疑解惑。座談會就家長關心的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校日常管理等方面問題溝通與解答。在新生家長座談會上,家長們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環境、管理規范、學業目標及學院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的平臺,增進對學校、學院教學和管理也的了解,為今后培養過程的家校聯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院堅持從新生報到抓起,從點滴做起,家校聯動,傾聽家長心聲,及時構建與家長聯系機制,努力做到學生來到大學開心、家長回到家里放心、教師幫助學生細心,進一步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新生家長座談會
感恩教育家長座談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對廣大大學生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近年來,學院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受邀家長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國際教育學院、輔導員、班主任就如何教育學生成長成才進行溝通交流,家長們對學校學生教育與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工作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每年的座談會結束后,組織學生和家長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為參加座談會的家長送上“一個擁抱、一束鮮花、一句祝福”,溫馨感動的場面,讓參加感恩教育活動的家長們感動得熱淚盈眶,有的母親眼噙淚水說“這是孩子長這么大第一次送給我禮物”“我終生難忘”。在2019年感恩教育座談會上2018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熊英挺的母親用幾乎泣不成聲的話語表達了學校在對其孩子培育過程中所付出努力的感謝。所有參加感恩教育座談會的家長們都感到這樣的教育活動有意義、有價值。

感恩教育活動
多渠道溝通:做到信息溝通無縫隙
傳統的家校溝通,主要通過電話、家訪和家長會等方式,這些方式有各自的優勢,但是也有局限性,在“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傳統的家校溝通提供了極好的途徑。網絡已融入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改變著世界,同樣也改變著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方式。
微信群、QQ群線上互動。學院借助線上多媒體平臺優勢,第一時間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動態。“可以讓我們看看孩子們的軍訓動態嗎?”“聽說學校有宣傳考駕照的,靠譜嗎?”面對國際教育學院2018級新生家長群內一百余名新生家長的提問,學院領導、老師及時耐心回復;學院新媒體中心持續發布學生管理相關規定等“干貨”。當收到學院寄來的感恩教育座談會邀請函時,新生熊英挺的家長在群內回復道:“十分感謝學院的邀請,有空一定來感受國際學院‘家校互動、共同育人’的文化氛圍”;“感恩學院領導及老師搭建了這么好的平臺,同時也祝愿國際教育學院桃李滿天下!”17級學生胡海的家長說道。
公眾號信息推送。國際教育學院充分利用好學院的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學生工作的各類信息,尤其是將學院在思想教育、學習活動、文體活動等方面的特色工作及時形成推文,快速推送給學生和家長,讓學生家長知曉學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微信、QQ公眾號推送感恩教育內容,開發家校共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知恩感恩意識,以良好的服務提升學院形象。
學生健全的教育必須是建立在學校、家庭及社會“三位一體”相結合的基礎上,國際教育學院把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重要補充,通過現代信息手段、家長會、家訪、書面聯系等形式,加強家校互動,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成長,實現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雙贏”,學院也將不斷探索和實踐,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文/圖 戴國星)